难以置信(敦笃力行 踔厉奋发拼音)敦笃力行
本文来源:未来网
时间在回望中方感深长,情怀在沉淀后更显浓烈。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已有13名中国航天员飞上太空。太空漫步,入住“天宫”,天上跨年……他们,是真正的“中国天团”。今天,是航天员大队成立24周年,致敬航天英雄!是他们让我们头上的璀璨星空,留下了一抹中国红。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就展示出中国人对星空的向往。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对太空的追求探索,都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从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到“感觉良好”乘组,从天地协同顺利出舱到“人臂合一”精准操作,每一次与航天人有关的故事,总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打开遥远太空未知的大门,中国人对星辰大海充满着探索欲。正因如此,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就,都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共鸣,那就是面对浩瀚无边的太空,我们虽然像沧海一粟般渺小,却从未停止对探索这未知宇宙的渴望。
遥远的太空,不仅寄托着中国人对外太空的向往,更饱含着每一代航天人拼搏奋斗、催人奋进的故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是中国人的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之下,中国航天人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一次次冲破技术难关,取得了一系列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如今,日月星辰也能触手可及,激励着更多人通过奋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荣光,更彰显出一个自信自强的民族昂首阔步向前的姿态。
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曾写下一篇文章《太空一日》。全文开篇的第一句,就是“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简短的几个字背后,透露出航天员初探太空的险境。面对追星逐月的未知征程,杨利伟时刻谨记自身的责任。即便“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他都未曾放弃祖国对他的托付,依旧圆满完成了任务,将“飞天”经验带给了科研团队。更重要的是,这代代相传的载人航天精神,指引着后续航天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正是中国航天事业能够屡创奇迹的“密匙”。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续写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努力。2022年新年第一天,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内以“青春”“梦想”“奋斗”为关键词,同京港澳三地青年进行天地对话。这种跨越天地的特殊交流,让更多青少年凝聚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自豪感,让他们对中国航天故事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理解。相信,像“天空课堂”“天地对话”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出青年一代探索太空、报效祖国的热情,让伟大的中国航天事业在青年的接续奋斗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仰望星空,致敬每一位航天英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既是13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的荣光,更是无数在这背后默默奉献的工作者的荣光。是他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凭借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星空的向往,书写了中国的航天故事。以奋斗者的姿态继续向前,星辰大海就在不远的前方,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刘颂寒)
难以置信(敦笃力行 踔厉奋发拼音)敦笃力行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