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老课本丛书》读后感
《读库·老课本丛书》初小部分,新国文(四),新星出版社,ISBN9787513303484
老版的国文教材,非常好。
初小部分教材,不是为了教授国文而教授国文,其内容由浅入深,涉及广泛,包括天文地理,人伦常识,生物医疗,物理化学,国家法律,公民权责,家庭生活,国际大事……学完后,基本具备了初入社会的知识。反观现在的语文课本,大多是偏向情感教育,只有少数知识类的文章(无奈数量太少)。学习语文,首先得承认语文是种工具,在教材编排上须充分体现工具性的特点。
老教材简而不繁,内容凝练。介绍某些知识时,只选取最重要的知识,没有面面俱到,十分符合学生的成长阶段的特点。
老教材特别接地气,所学事务很生活,让学生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生活,天然带有亲切感。
老教材还很幽默。幽默是种难得品质。老教材中,很多文章读后会莞尔一笑。比如讽刺喜欢聒噪的人——蛤蟆叫着不歇,振华厌恶他,他的母亲说:人说话太多,又没意思,就和蛤蟆一样。现行教材中有的文章太过一板一眼了,少了许多趣味。我认为,小学初中国文教材还是要兼顾趣味的。
由于时代原因,老教材插图和练习偏少,这是缺点。
国文老教材,值得珍藏。
摘抄:1今天是国民学校毕业的日子,诸生功课狠(通很,下同)好,我心里实在欢喜。但是我还有几句话要告诉诸生,想来诸生是极愿意听的。
诸生从今以后有的去就职有的再求学问,这是各人的志愿。各人的境遇自然不能一律的,不过我们生在世间,不论做什么事,有应该晓得的道理就是勤俭两个字。勤是照着自己应该做的事赶紧做去,一点没有躲懒的思想。俭是用钱的时候先要打算用的得当不得当,要是不得当就应该省下来预备别样。
初等小学校所学的不过浅浅的智识,学问从小学而中学而大学,路还离得很远,所以诸生千万不可有骄傲的举动,要晓得礼数,待人务必和和气气,遇着不如我的人就想个法子教导他,穷苦的人想个法子帮助他,这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一品文章网我们以原创文章展示给大家
还有一个最要紧的道理就是尽国民的本分,当兵纳税是不应该躲避的礼仪法律,是不应该违背的。诸生读了几年书想来都已懂得,果然照了平日所学的一一做去,不但是诸生的光彩,教导诸生的学校也狠有名誉,不是极可喜的事么?
2赵至之父,以耕为业。
至年十三,父令就塾读书。
一日,闻父叱牛声,掩面而泣。师问故。
至曰:予年少,未能奉养,使老父不免劳苦,故自悲耳。
3匡衡好学,家贫无书。其邑有富人,藏书甚多。衡乃往为仆,而不求偿。主人称其贤,假以书。匡衡遂成名儒。
4言出于口,入于人耳。善则人皆信之,不善则人皆远之。故言不可不慎也。出言失真曰妄,过誉曰夸,无忌惮曰肆,招尤取侮,皆由于此。欲救其弊,在能存诚敬之心,守谦抑之度而已。
5人能自重,则人亦重之。不能自重,则人亦轻之。
自重者,非骄傲之谓也。慎言语,端品行,好学问,勤职业。皆为自重之道。至于待人接物,尤应躬自检束,勿取厌侮于人。
《读库·老课本丛书》读后感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