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2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
喝水要喝山泉水,投稿要投中乡美!
提示:
乡村人才库app:2022全国乡村作家认证正式启动,限时办理!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点击此处:查看《中国乡村》杂志2022征文详情。
种果子(散文)
文/张光辉
今年五一小长假,正是种果子(我们这里把花生叫果子)的好时机,我下田体验了一把种果子的农活。而在种果子之前,老爸早已把土壤耕好扶好了沟,家人去埯果子便省事多了。
4月30日,阴间多云,7—20℃。9点,我们驱车来到老家村北的那块地;一会儿,老爸驾驶载满劳动工具、果子和化肥的三轮车来了。接着,他把抽水泵套上皮管子,放进附近的水潭里进行抽水,引水到田实施浇灌。我们便开始种果子:手提装有果子的小桶,半猫着腰,在狭长的果子沟内,每间隔约一拃的距离就埯下3至4粒果子,按部就班,一步步地往前推进。接着,后面的劳动者手持装满化肥的小桶点肥。这化肥颗粒有黑、白两种颜色的。点肥与下种的步调差不多,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赶,但得戴着薄手套,防止烧手。老爸还嘱咐:点肥别离果子太近,被化肥‘烧’着就不长了。接下来的工序便是盖土,即用镢头或锄头沿着沟边掘土把果子覆盖起来,让其休眠。然后,拿铁耙将这段地垄耧平,除去杂物,当然会带起尘土飞扬。此时,专业的老爸便麻利地兑好乙草胺,背上喷雾器进行喷洒农药,抑制杂草发芽。家人们便开始摊铺地膜,通常需要三个人来操作:一人在前面将一捆薄膜扯平缓缓展开,两人一左一右在后面用镢头刨土(这是力气活)压住薄膜的两边,然后一节一节的向前推进。随后,还得在地膜上面均匀的撒一层土,是为使地膜层坚固,也是为防止阳光灼伤幼芽。最后,老爸又在边沟角落内打药,防止长草。这套工序不断地重复再重复着。就这样,我们马不停蹄地忙到晌午 ,终于把这块地种完了。
下午3点,我们来到村南的另一块8分地种果子。这里农田与果树园相间,还有闲置的荒地,花草葳蕤,蝶飞鸟鸣,有世外桃源的感觉。所不同的是,这块地面积较大,距离水源较远,取水要到一里之外的池塘,所以劳动量就加大了。为此,老爸事先准备好了6个大水桶,开着三轮车去池塘装水,再拉到地头;然后插入管子放水就可以浇地了。我们便以与上午同样的套路方法种果子:埯种、点肥、埋土、打药、盖地膜......工序十分繁琐,必须赶趟儿,又忙又累。因此,有人便埋怨父母:不让种非要种,真累人!有人应和:就是,找罪受,果子这么便宜,买点就够用的了。我调侃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果子好吃活难干。看来,我们都是带着情绪来干活的,谁都不想种地。拿我来说,在机关许多年养尊处优,几乎没了干农活的概念和本领。其实,关于种不种的问题,全家人已吵了两年之久,各抒己见:壮年的我们理由是,父母年事已高力不从心,种地太辛苦,且粮食不值钱。父母的理由是,谁都不种地哪里有粮食?地荒置挺可惜,种地能自给自足。老爸曾赌气:你们不干,我自己干。吵来吵去,我们拗不过他,只好听从他了。这隔阂,毕竟隔不断亲情!既来之则安之,埋头干活吧!大家振作精神齐上阵,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忙而不乱。只顾干活,时间就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落山了。虽然只干了3分地的活,但已天黑,我们便收工,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了。
晚饭后,我坐在床沿上看,发现我的步数是一万多步,而平时不足三千步,怪不得脚也疼呢,是因在田间劳作奔波走了不少路。然后,我激励孩子们说:明天下地埯果子体验一下吧!中午我请客下饭店。结果被拒绝:不去,宁可在家吃方便面,也不去干活换大餐......唉,如今这年轻人!
5月1日,天刚亮,大家就下地劳动了,打算今天把这块地都种完。今天骄阳似火,八时许阳光就烫人,幸好戴着太阳帽。后来,我忙里偷闲看了一阵,看见几条同样的:劳动节快乐!我窃笑:劳动苦,还快乐?又看到一条:劳动最光荣!心里似乎有点安慰,便自觉继续干活。看!广袤田野上,人们在辛勤耕耘,埋头苦干,热火朝天,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夏种图画。约11点,家人们纷纷坐下来歇歇、喝水。我看着自己鞋上、裤脚上的泥土,拍着酸痛的后背,便对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有了深刻的体会,不禁吟起《悯农》里的诗句。此刻又有人发牢骚:累死了,明年别种了!母亲也叹气道:种地是不容易。她指着面前地邻的荒地说:这家三年没种了,打工赚钱去了。此刻,老爸身背喷雾器还在埋头打药,意犹未尽。烈日下,伴随一缕缕白雾的喷洒,他一步步地往前移动着,目光那么专注,黝黑的脸上淌着汗水,犹如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蓝天白云下,蝴蝶在野花荒草中穿梭,鸟儿在果树园里鸣叫,我却没有心情去欣赏,五味杂陈......突然,我看到朋友圈出现一个种果子的视频,还附言道:热毁了,累毁了!看来,谁种果子谁知道累呀!由于家人们都很辛苦,我便提出中午请客下饭店;12:30分,我们收工直奔饭店。吃饭时,有人说:太累了,下午在家休息,明天再干吧。母亲说:明天天气更热,还是坚持住,一鼓作气干完吧,下午可以晚点去。我们便答应了。
下午,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坚持来到田间继续劳动。大家不遗余力,连续作战,不畏高温炎热,不顾腰酸背疼,不顾手掌磨起硬茧,播种的面积越来越大,胜利在望!我心里默念着:坚持就是胜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迎着晚霞送走了夕阳,我们终于把这块地种完了;忽然听见西边池塘里蛙声一片,想必秋天准会大获丰收吧?
审阅:郭笑非
简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果子的过程中让人看到了三代人对种田的不同认识:老人惜土如金,中年人计算投入产出,孩子们根本不屑一顾。令人堪忧啊!
终审:严景新
作者简介:
张光辉,男,中共党员,山东莒南人,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目前已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550件,有部分作品获奖。
咨询出版扫码加
号|zxm77077
联系人|赵一
投稿、作家认证咨询:zgxc002
:zxm549750302(两个咨询只须加一个)
杂志征文投稿邮箱:zxm789654@126.com
中国乡村杂志农民的刊物
中乡美老百姓的文化舞台
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2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
上一篇:分享人间故事感悟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