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监督员如何有效开展监督工作?包括质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QUOTATIONS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任何体系、技术问题,可随时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张红艳 18505627
在实际工作中监督员自不能监督自己。那么监督员的监督应该怎么做呢?
设监督员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室或检查机构人员的技术能力,包括初始能力和持续能力。对在培员工来说监督他们上岗前应具备的能力;对其他检测/检查人员的持续能力,即能力能否保持,是否能持续满足规定要求,因为科学在进步、设备在更新,标准在不断完善,需要跟上变化,必须持续学习,持续改进,因此,需要监督已经上岗人员的持续能力。
监督员不仅要监督别人,同时自己也要受到监督,因此,比较好的办法是一个专业配备两名监督员。与内审员一样,虽然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但从实际需要来说需配备两名监督员比较适当。两个质量监督员互相监督!
监督员如何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日常质量监督工作主要体现三个方面。1.资源使用的监督:包括对人员、检测/校准方法、设备和环境设施条件的监督,例如监督在培人员的操作、监督设备定期送校和校后校准状态标志的更换等。2.检测/校准过程的监督:包括对物品接受阶段、检测、校准阶段、结果发送阶段的监督,其中检测/检测阶段又包括制备、实施和复核。
3.检测/校准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报告/证书上的数据同原始记录的一致性、数据计算的正确性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合理性。
质量监督是确保日常检测/校准质量的重要环节,监督员应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来确定监督的频次,对检测/校准过程中的关键点、难点、弱点、如新上岗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对发现的不符合工作在职责范围内给予以纠正,并加强和其他员工的沟通,确保质量监督工作持续、有效。
质量监督常见错误
质量监督,是实验室非常基础的工作之一,很多实验室做的都不到位。经过多个实验室实际检查,一些较为集中的错误我们总结供您参考
监督的对象错误
质量监督的对象是人员。很多实验室除了人员之外,还监督了设备、环境甚至监督了报告。这些错误反应出实验室对监督的理解不到位。
质量监督的对象只有人,即便是要确定设备、环境、报告的符合性,那也是监督人使用和管理设备、人员监控和记录环境、人员出具和审核/批准报告。
监督的覆盖范围不足
相当一部分实验室仅监督了检测员,忽略了其他岗位人员的监督工作。按文件要求,实验室应监督所有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人员,这就要求实验室除了检测员外,还应监督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样品管理员、设备管理员、监督员等岗位人员。
监督员资质和能力不足
监督员的能力,理论上应高于或者起码和被监督的人员能力一致。监督员应熟悉被监督的工作,熟悉相关的方法、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等,掌握监督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必要的时还应满足领域规定的资质(学历、职称等)要求。
部分监督员不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权利。
如果您也是监督员,请问您了解监督员有哪些任职资格要求、有哪些职责和权利吗?欢迎在文末留言,如果您的答案不全面,我们会补全。
监督员数量不足
实验室监督员应覆盖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地点/场所。监督员不能跨领域去监督。
监督记录有问题
——记录过于简单,监督/监控过程中的问答、监督/监控无具体的检测记录支撑。给评审人员的感觉像是造出来的记录,没有实际进行监督活动。
——进行了监督,但未对监督结果进行评价和确认。没有完全达到监督的目的。
——监督出现不符合,但是未启动不符合工作管理程序。
——监督记录没有被监督人员签字确认,尤其是出现不符合时,相关不符合项应该被被监督人员确认。
从未出现过不符合
完全没有不符合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概率较低,尤其是对新进人员来讲。公众号bjim-fy提醒您:即便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也应被指出和记录,实验室不应为了避免麻烦就掩盖问题。
人员监督问题主要集中在上面这些,您还有哪些关于人员监督的问题,可以私信我们哦
【培训课程】
|
|
温馨提示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
电话:18505627
邮箱:290681@qq.com
2022年实验室相关培训总计划
Laboratory Training Master Plan for 2022
【总结】监督员如何有效开展监督工作?包括质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
上一篇:领导请回答:职场焦虑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