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手 > >

散文欣赏:《西安印象》

关键词: 散文,欣赏,《,西安印象,》,当前,浏览器,
神笔0 分享 时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送你一个长安音乐:韩磊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大美中国·西安

西安印象

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归属和认同,其实流露着大多数人的一种文化膜拜和文化皈依的自豪感,而我们很多人自豪的依据也总是与西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半坡的萌动,西周的崛起,大秦的一统,刘汉的辉煌,李唐的盛世……

即使在中华民族危亡之秋,还有舍身兵谏的义举;就不要说秦始皇兵马俑,昭陵阳陵、大雁塔、法门寺、秦岭华山之类的了,总之,在中华文化中,没有了西安,就没有了精神,没有了气质,没有了神采,没有了底蕴,更没有了风骨。

你踏在八百里秦川的每一寸土地上,脚下都可能保留着秦汉生活的遗迹:是秦砖汉瓦,还是阿房宫的灰烬,或者就是马嵬坡的一杯黄土?你听到的每一个音调,都有可能包含着汉唐的韵味:

是未央宫的叹息,还是梨园的吟唱,或者就是杨贵妃的哭泣?是李白的浪漫旖想,还是杜甫的忧时伤怀?或者,就是终南山里传来的弹琴复长啸的幽篁之曲?那一阵阵微风中,传来的是汉唐时丝竹管弦的繁复,还是安史之乱兵戈的撞击?或者就是雍容牡丹的气息?

但是不管怎么样,西安,无论繁盛还是衰落,无论自豪还是韬晦,从远古走到现在,从从容容,不卑不亢。一切历史都是现实,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无非是古人的一切,都实实在在地留存于后人的灵魂和骨子里,在后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里渗透着古人的精气神。而它们究竟是苦还是乐,是喜还是悲,都要靠你现在的感觉去体味,靠你的灵魂去交流。

一品文章网我们以原创文章展示给大家

不可否认的是,西安就是历史,是中华民族半部史的浓缩,这半部史大多与自豪、自信、乐观等所有感性而积极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而西安的历史总是那么恢弘而大度,不用看别的,你只需要去碑林,就知道历史原来这样丰富而包容,这样复杂而具体,这样感性而凝重。

文献典籍,宗教碑铭、国家典制、家庭教化,书法文字、雕塑绘画、墓志赠序、中外交流、真草隶篆、百家书法、蒙满碑刻、东洋西梵,真是琳琅满目。囊进百态千姿,括尽世所仅有。曾与博学的西安朋友戏笑:来到西安,方觉自己真的很没文化。西安,是历史的西安,文化的西安。历史的西安,悠久而丰盛;文化的西安,大气而恢弘。

仔细观察和体味西安的现实,你会发现她承载着历史,一路风尘地走到现在,使西安的现实深刻地烙着历史的印痕:无论是城墙下公园里的老人,还是大街上的青年,抑或是校园里的学子,西安人的举止步态,舒缓沉静,语调音速,抑扬从容;衣饰打扮,大方得体,总是,你很少在西安看到现代都市的浮躁、张扬、焦虑。

有趣的是饮食,西安的饮食也是重在内容强过重形式。秦镇的凉皮,竟然已有一千多年,而那古色古香的工具,似乎就是岁月留痕的见证。即使是食客,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笃实:你到随便的一个小吃店,无论男女老幼,捧着海大的碗,里面装了岗尖岗尖地点缀着鲜红辣子的各类面食;吃的人几乎要把头埋在碗里,或吸或嚼,都吃德得吱咂有声。

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会勾起任何一个人的食欲。有人也许会问,要是一个女孩子也那样,会不会有些不雅呢?西安人的朴实与自信也正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细嚼慢咽固然是享受,大快朵颐又何尝不是?清淡固然是一种风格,火辣何尝不是一种热烈与畅快?

西安人在特定的场合也讲究,而且讲究得有条不紊、一丝不苟;而在普通的日常生活里,在这个昂扬着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时代氛围中,又何必在饮食上假惺惺地忸怩作态,故作淑女状?吃得大气,吃得酣畅淋漓,恰是一种坦荡磊落,健康向上的精神气质的表现,也是西安人精神气质的写照。

西安人这样的吃法,恐怕还有一层深意在:对食物的敬畏,对劳动和生命的尊重。很少说话,饭后的碗里也几乎没有残留食物的,那种神情举止,就是对食物的一种敬畏,怀着的是一种感恩之心,这不也正是对劳动和生命的尊重吗?

看在西安,行在西安,吃在西安,体味着西安的一草一木,思考着西安人的一举-动,浑厚之气,敦朴之质,让人充分感受到煌煌五千载的文明与厚重。


散文欣赏:《西安印象》 相关文章: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心院长心自由家庭教育分享记录宝宝成长的唯美

真没想到(把女生打了怎么办)女孩子打了孩子

人生,最难走的路是什么?

优选50句中秋文末

墙裂推荐(鲤鱼打挺起身动作怎么练)鲤鱼打挺

学习笔记丨南沙发展聚焦大湾区,面向全世界

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原来是这个意思,却

弘扬济南英雄气提升城市软实力

热门排行

7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