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大风《回乡记》
回乡记
大风
从出生到不惑之年,我从未出过远门,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吧。父亲是个石匠,又是对自己要求苛刻的一个人。劳累之余总会拉上我和兄弟姊妹们,一边喝着他的小酒,一边讲他的人生经历,所见所闻。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远处的黄金不比近处的黄土这些话一直不知被他说了多少遍,那时候因为年少,根本不知这些话的含意。一心想着长大了,到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看,挣大钱,摆脱父亲的掌控。
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以至到今天还是畏首畏尾,人前放不开手脚,总是小心翼翼的,夹着尾巴做人做事是常事,也是习惯,好像也是性格的缺陷。怨吧,有点怨,怨父亲在我年少时,不让我出门去闯。再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也理解了父亲。因为生意常跑外面,日结月累,才有了今天的定居。所以说自始至终,我从未出过远门。虽安庆离我枞阳老家,没有多少路。可是最近,总是梦见老家的人和事情,特别的多。城里呆久了,就有点想回乡下去看看的心病。距离上次回乡下,已经三个多月了。
今年因为特殊情况,清明都未回老家。说实在的,心里真是有点遗憾,空落落地。思乡情久,我将之化为清明,请替我捧一杯土放在中诗报会员室第107期作业中,受到众多老师写作的推崇。
渐渐的,随着时间推移。终于可以回枞阳老家,兴奋之余,我又多一份顾虑,因为这次回乡下,不光是想家了。还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早前就有心要回乡下调活动板房到安庆来,因为诸多缘故。一直未成行。我搬到安庆做生意已经十一二年,东西是不是还好的,能不能用?心里一直没底,关于它的讯息,也是从兄弟姊姐们口中得知,前几次偶尔回家路过,看到它的外表锈迹斑斑,多少也添加了些许岁月留下的痕迹的东西。
东西是拿来用,不光是堆起来好看。况且我有个习惯,从不舍得浪费资源,白白地放弃它的利用价值。权衡再三,我下定决心。按排4月22日下午回乡下(上午还是要多做点生意,维持每天的支出),上午9点又重新确认一下,前几天联系的吊车师傅有没有功夫。几次未能实施的缘故,就是安庆至枞阳交界设定的检查站,问过天天从老家上来的物流车,含含糊糊的表述,让人心里没底,如果冒然把车雇下去,检查站不给过,那费银子的事不能做,况且今年生意差,不好做,要节省着点花才行。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打电话给在枞阳街上的二哥,让他打的士到小缸窑去问问,也就是检查站。问过工作人员。只要扫健康码和出行码即可通过,时间真的不能再拖了,赶紧通知犹豫不决的吊车师傅,约定中午12点半准时出行。
匆匆忙忙地吃了点午饭,驾着自己的货车就开拔了。一路上,像一只飞出了笼的小鸟一样,别提有多高兴。微风吹过来,心情格外的愉悦,四月的天空,公路两旁青翠欲滴的花花草草及树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我们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太久没出门了,这样的感觉大家都懂的。不远处,前面行驶的吊车尾号非常有感觉,发信息给师傅确认一下,秒回,正是我雇的车。
从安庆到枞阳老家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准确的地理位置应该是枞阳县海螺水泥厂大门口,我们一前一后很快就到达目的地。东西还在,老地方静候着我们。走之前,联系的家人们早就等候多时了,帮忙的帮忙,系绳子的系绳,各施其职,经过一番轰轰烈烈的周折后,俩个活动板房终于如愿上车了,说好下雨的天气,也极度地配合和眷顾我,一丁点儿雨未下。倒有点像夏天的感觉,山风吹来时,我前面的山仿佛矮了许多,这就是小时候常爬过的山,还有安静的村落,鲜有人烟,偶尔一俩个走过的老乡,也变了模样,大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觉。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吗?望着远处的老屋。不禁心中有种涩涩的味道,我转过身去。
作者简介:陆克华,男,笔名:大风。安徽省枞阳县人,现居安庆市经商,诗歌爱好者,中诗报会员兼编辑,安庆市作协会员。多个平台发表诗歌。诗观,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多彩的人生。
【文稿编审杨勤华;版面编辑秋海棠】
编务人员总编审:君子兰
发稿编审:
君子兰:小说、评论、文讯、报告文学aqzf2016@163.com
沙马:诗歌2944038300@qq.com
阿杨:散文yangqh5207@163.com
安嫫:名家新作、名家风采593394@qq.com
宋飞:古体诗词549769614@qq.com
文哥:综合atcwg66@163.com
版面编辑:百顺、秋海棠、王润泽、文哥
【散文天地】大风《回乡记》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
上一篇:学习的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