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辉散文:《静任槐花满树开》
微电子刊 2020-010596总·第10595期
初识槐花,于纳兰性德的《点绛唇》里: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自是一番凉薄,悲孤伤怀依旧。
以槐花入诗最多却是白居易,朝咏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暮吟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夏书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秋记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 卧哀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坐叹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故国乡心,槐花逸情,尽入诗来。
后来,某年七月,采风路过河北。尽管石家庄市树国槐已到落花期,但主干道两旁的槐树郁郁葱葱,槐叶圆如卵,如待飞的翅膀,团团簇簇的小花仍在盛放着,似盏盏小灯笼,通灵剔透,萼暗红,或绿,或粉,清纯出俗,如天使串垂于叶子间,串着孩童的心。清风吹过,槐花瓣带着阵阵馨香,纷纷扬扬撒在大街小巷,飘落于行人肩上,身前身后,花瓣铺路,仿佛地毯,踩着松软,一路芬芳。零落成泥碾作土,仍有香如故,石家庄人多幸福啊,每天上下班路上也便有了清香的诗意。
槐花进入盛花期,不仅花景醉人,人们还采槐花,做槐花羹,制槐花饼,酿槐花蜜,品槐花宴,同享大自然的赐予。此时此景,亲朋同乐,恋人相依,唱《槐花几时开》最合时,高高山上哟,一树槐花哟,手把栏杆望郎来哟。娘问女儿啊,你望啥子哟,我望槐花噻!几时开哟?槐花五月哟。山上哦开哟?三月里头噻,盼不来哟。日夜站起噻,眼望穿哟!天光啊天,三月四月五月,地光好似下雨无暖,世上星星点点心,槐花就早早醒来。女儿问娘啊,你问啥子哟?羞似槐花口难开哟......
这个季节,养蜂人也从南方随季移到这里,村后小丘上安营扎寨,扎个帐篷,边上码放蜂箱,任由那些蜜蜂小精灵围着槐树飞来飞去,忙碌得不亦乐乎。一帮孩童一开始胆怯地驻足远观,渐渐地,终是经不起那雪花儿般槐花儿的诱惑,冒着被叮的风险去与蜂儿抢夺,采摘一把,放进嘴,大口嚼,流香四溢,入心入髓,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槐花仙子见了也要欣喜的。
还记得,西北某寺院里,小僧侣随手从树上捋了一把花儿给我,吃吧!花儿粉嫩粉嫩的,躺在手心里,分明还盛放着,我有些不忍,禁不住友人的催,尝一朵,真的好清新。这就是洋槐花。小僧侣笑了。天真的笑颜。这么小的年纪,离开父母离开家,在清冷的寺里修行。晚钟响了,他双手合十,拜别离去,禅衣翩翩。望着那一树淡黄绿的槐花,花萼似可爱的小钟,风一起,花瓣轻撒一地,嫩黄白的槐米,卵形的、椭圆形的,细细碎碎,未开放的花瓣,幼小的梗,手一捻就碎了,我根本无法将柔嫩的它们与大块头医典里严正的药效描述挂上钩,就像无法将乡间嬉笑玩闹、高唱民歌的趣稚孩童与眼前肃颜禅衣的小僧侣联系在一起。他也曾是田间放牛、溪边抓鱼的农娃,也曾是爹炕头上的小酒伴,娘爱捣蛋的心头肉吧?每年夏天,当寺院里的槐花满地,可会忆起尘世的爹娘?屋前那棵小时候种下的槐树,是否依然年年开满了花?槐花年年笑,人面却不知何处去了。
当年,调皮的儿总是第一个迫不及待就爬上树吧?摘下新鲜的槐花,娘打来清冽的溪水,洗去杂尘,清去枝叶,晾干水气,在瓷碗里滴几滴熟油润一润,裹一点面粉,锅内蒸几分钟,就可以给小馋鬼解馋了。有时,娘也用辣椒油、花椒油拌一拌,或随手从地里抓一把红辣椒、紫蒜头炒了吃,槐花本身的清香,甜丝丝的,真下饭,儿能一口气撑下两碗饭,这也是爹夏夜最好的下酒菜了。最好吃的是娘做的槐花饼,槐花加多些面粉、水和盐搅拌,手捏成团,锅里上油,煎至金黄,酥脆香甜!常是娘刚开始做,小馋鬼早流着口水搓着小手围着锅转好几圈了,香气吊足了胃口。屋前屋后,漫山遍野,槐树下,穿梭着孩儿快乐的身影,也留下了童年清脆的笑声。爹娘叫儿回家吃饭的声声呼唤,梦里依然真切,可爹娘的儿啊,却已吃不到娘亲手做的饭菜了。
捧着槐花,我默送小僧侣的背影,一时怅然。暮色渐渐淹没了山寺、他和我,还有院里寂寞的槐花树。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耳边仿佛响起乡间小童清脆的歌声《槐花香》:又是一年槐花飘香,勾起了童年纯真的向往,儿时的玩伴杳无音信,让人不由得心伤。又是一年槐花飘香,心上的人儿不知在何方,在这个槐花飘香的季节,又想起那个温情的夜。故乡的槐花船,那是我的童年,爱人的槐花船啊香飘在心间,心间装满爱,比花还要甜...... 我心下只余四个字——悲喜交加。
近年,没见着槐花了。南方的春夏,没有槐花的影子,但心里的槐花铺天漫地,总是问起河北的鲁院同学,问今年的槐花开了吗?请把对着窗外吧,让我嗅一下花的味道也好啊。
人生不过是一场悲欢。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孤单的我在这边,我爱的人在那边,隔着尘世,遥相对望,暗香浮动,静默无言。
林颖辉系列情感散文(52):《美食阴谋》
一品文章网我们以原创文章展示给大家
林颖辉系列情感散文(104): 《给予爱》林颖辉散文 : 活着的韧力
林颖辉,女,70年代出生,广东汕头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广东省职工艺术家,首届鲁院公安作家班学员。自1990年以来在《北京文学》、《啄木鸟》、《青年文学》、《散文》、《读者》、《作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人民公安报》、《派出所工作》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等文学作品,入选《全国公安文学精选》、《中国年度小小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广东小说精选》、《广东散文精选》、《广东公安文学作品选》等选本,先后在《羊城晚报》、《品周报》、《汕头都市报》、《汕头日报》等报刊开设随笔和散文专栏,目前在《啄木鸟》杂志公众号开设美食随笔专栏。2011年被选派参加鲁迅文学院和公安部主办的首届公安作家研修班学习。2011年11月作为全国公安作家代表出席第九届全国文代会暨第八届全国作代会。
2007年出版30万字散文集《漂泊·停靠》,2005、2006年获省公安作协年度创作奖,2007年获省公安作协优秀创作奖,2009年被授予广东省职工艺术家称号,是广东警界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安作家。2011年获广东省金盾文学奖(报告文学类),获广东省公安厅平安亚运与人民公安的足印征文一等奖,2012年获全国公安文联经侦题材征文二等奖(散文)。因公安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常年深入一线采写民警的感人事迹,用笔塑造了很多警队英雄人物的形象,历经数年跟踪采写了同事庄宜生同志及其妻子的感人事迹,庄宜生同志后来获得了第四届我最喜欢的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的至高荣誉。《南方法治报》、《广东公安》、《潮声》、《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汕头电视台等媒体曾对林颖辉及其作品进行推介和专访,电视台采访专辑《女警的写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警能文能武的良好形象。
来稿须知
《剑兰文萃》是纯文学平台,旨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唯质取稿。我们真诚欢迎诗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来稿。来稿要求如下:
1.原创首发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均可,所投文字要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中投送,照片用附件形式单独发送。投稿邮箱:493024971@qq.com
2.本平台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打赏按规定返还,若十五日内平台不刊发,作者可自行处理。
超过10万人正在关注
赶快来关注吧,这里有你想找的热点资讯,这里有你想要的各种资料,还有海量的资源,还在等什么。快来关注,大佬带你开车。
林颖辉散文:《静任槐花满树开》 相关文章:
★ 最扎心的情感语录
下一篇:法警宝华和阿文的执行日记